今日立秋 | 云天收夏色,木叶动秋声
发布日期:
2023-08-08

今日立秋 | 云天收夏色,木叶动秋声

立秋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,

从今天开始,秋高气爽,月明风清,

此后,气温由炎热逐渐下降。

“云天收夏色,木叶动秋声。”


立秋三候


立秋三候:一候凉风至;二候白露生;三候寒蝉鸣。立秋过后,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,此时的风已不同于夏天中的热风;接着,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,并且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。


实际上,我国多数地方立秋至处暑这时段还是很闷热,并没有“凉风至”、“白露生”、“寒蝉鸣”等现象。据二十四节气排序,立秋后还有处暑节气,“处暑”是出暑的意思,立秋期间尚未出暑。所谓”热在三伏“,“三伏”中的末伏还在立秋节气之后。

立秋习俗

今日立秋 | 云天收夏色,木叶动秋声

1.
立秋-晒秋


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。在湖南、江西、安徽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,由于地势复杂,村庄平地极少,就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、屋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。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,逐步成了画家、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,并塑造出诗意般的“晒秋”称呼。


2.
立秋-啃秋


啃秋也叫咬秋,是指在立秋这天,人们聚在一起啃西瓜、咬秋桃、吃地瓜、食苹果,意思是将秋天咬住,也有啃秋后,秋热不生痱子的说法。无论咬秋还是啃秋,表达的是人们对秋天到来的喜悦。农村俗语说:立秋啃一口,秋收定丰收,体现出劳动人民对秋收丰收的祈盼。

3.
立秋-秋社


秋社是一种地方民俗,也称为祭谷神,或者秋火。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,始于汉代,后世将秋社定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。宋时秋社有食糕、饮酒、妇女归宁之俗。在一些地方,至今仍流传有“做社”、“敬社神”、“煮社粥”的说法,祈求保佑庄稼风调雨顺,颗粒饱满,五谷丰登,颗粒归仓。



立秋养生

刘关张禅修养生院温馨提示

1
防止温燥

入秋后燥令当时,天气干燥,靠近暑天属“温燥”、靠近冬天属“凉燥”。温燥容易“动血”,不妨吃些滋润的食品,如银耳百合、蜂蜜、核桃、芝麻、梨、荸荠、芦根等,既清热又润燥。


2
清肺养收

立秋的气候是由热转凉的交界节气,是万物成熟的节气,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,因此,秋季养生须以清肺气养收为原则。

3
清补为宜

立秋虽然标志着秋季的开始,但立秋后的一段时间内,空气中的温湿度依然很大,人们多有闷热潮湿的感觉,因此,初秋进补宜清补而不宜过于滋腻。